責任、創新、開放、學習、拼搏----二十周年司慶有感
發布時間:2021年11月04日 16:39
天津分公司 常志強
作為一名戰斗在基層的信保老兵,在這個即將迎來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司慶的激動時刻,回憶過去入司十七年來與各位領導、同事共同戰斗的激情歲月,共同奮斗的點點滴滴,內心頓時熱情澎湃,熱流涌動,既為我們多年來承擔著國家重大責任與光榮使命的信保公司二十年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又為自己能夠在這個大家庭里揮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與汗水,在家庭和事業中收獲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未來與鼓勵感到感恩與幸運。
2004年歲末,公司成立兩周年之際,我“勇敢”地辭去一家國有銀行副科長的職位跳槽來到信保大家庭,從一名基層的客戶經理做起,經過短短幾天的出口信用保險ABC自學時間,就開始邊學習邊工作,邊學習邊向廣大政府、銀行和企業等各界朋友普及出口信用保險基本知識和業務,自此為信保事業服務工作十七年。雖然也曾有過對當時辦公條件如此“狹小簡陋”的驚詫,也曾有過對出口信用保險社會認知如此“鳳毛麟角”的欷歔,但我與其他領導同事一起為著心中信保那份共同的事業,始終牢記政策性職能那份沉甸甸的使命,將出口信用保險的這份“大愛”澆灌到營銷服務的每一家企業。有時,我會經常地問自己,在信保工作多年有啥收獲,感受如何,可能千言萬語也說不完,但細細思量,感觸最深最能體現我內心感受的可以用“責任、創新、開放、學習、拼搏”十個字來概括。
入司伊始,也許是因為自己“帶發修行”入司的緣故,也許是由于當時分公司一線人員太緊張了,自己很遺憾地一直沒有機會參加公司組織的新員工入司培訓,未能感受和聆聽過信保職場的第一份教育。但我從加入公司第一天起,甚至在面試之時,就已經從分公司每位領導和同事身上深深地感受到政策性職能那份光榮使命,那份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不論是平時的日常溝通,還是工作的敦敦教導;不論是階段工作小結,還是年度工作會議,每個人都始終將推進“信保事業”作為堅定的信念。尤其是經過“840”的洗禮,全體員工更是將“國家、榮譽、責任”牢記心中,每個人始終將完成國家交給的政治任務作為首要職責,將履行政策性職能、服務高水平開放作為新時期每一個信保人的使命。我想正是因為始終胸懷這份責任與擔當,公司才能多年來不斷地攀登高峰,出色地完成黨中央、國務院和總公司交給我們的政治責任和光榮任務。
十幾年前,出口信用保險雖然在西方等發達國家已誕生百年,但當時在國內依然是一個新生事物,對于企業的覆蓋面很小很小,適用的產品和條款還遠遠不夠貼近市場和企業的需求,廣大社會對于出口信用保險的認同感基本上談不上,尤其是對于天津這塊當時跨國公司出口業務占比高達六成半的并不肥沃的大地上,分公司領導帶領廣大員工不斷 創新工作,相繼總結制定出《營銷和服務六步法》、《講同行的故事》和《客戶服務標準化手冊》等眾多新方案新方法,指導客戶經理激發與滿足企業的出口信用保險需求,努力實現“青石板上造良田”。為了全力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每一位分公司的干部員工都努力成為信保創新能手,依然記得2006年分公司就嘗試推出了多產品組合營銷和產業鏈供應鏈承保的“天鋼模式”,融合了出口險、國內險和擔保等多個產品;還創新運用特險承保天津鋼管出口哈薩克斯坦的“技術訣竅”專利的服務貿易,當時流傳著承保1本小冊子,收匯400萬美元的佳話;還有經過長達2年多的探索和推動,在總公司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指導下,分公司于2016年8月推出的“通過外綜服企業出口eBay跨境電商海外倉業務承保新模式”,至今仍是公司服務跨境電商業務有效的模式之一。因此,可以自豪地說,創新已經牢牢地印在我們每個信保人的心中,也將成為推動公司新發展戰略不斷前進取得勝利的根本動力。
中國的信用保險是在改革開放后引入的,而信保公司更是伴隨著中國加入WTO孕育而生,因此從成立之日起,開放就成了每一個信保人的標簽和文化符號。作為最早實行扁平式管理的公司,相信第一代信保人都有著深刻的印象,并獲益匪淺。當時,雖然未進入數字化時代,但信保人已經充分享受到“世界是平的”開放的成果,業務溝通無分總部與基層,經驗分享無分分支機構內外,廣大信保干部的眼光不但盯著世界同行先進步伐,而且總是從國內金融機構與知名企業吸取成長的營養與經驗。正是有著開放的心態,保持開放的思維,吸收開放的成果,我們信保公司才能不斷地超越世界前三大ECA機構的大山,大踏步地邁向成為負責任、可信賴、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信用風險管理機構。
回憶當初來信保的初心和使命,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除了出口信用保險作為一個可以為國家開放作貢獻發揮作用更大的舞臺外,更是一個可激發自己必須學習新知識增強新本領的陣地。入司后正式上崗之前短短的不到十天時間,我就將公司的基本文件、管理制度、產品條款和工作流程反反復復地進行研讀學習,還重新拾起了國際貿易、國際結算、財務管理等相關專業書本,結合著公司的業務知識和企業的實際情況開展營銷服務工作。這么多年,不管從事哪個崗位,我都首先將學習和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和管理水平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學習本領以達到崗位工作要求。實事求是地講,這也是信保公司的初創、發展時期廣大信保干部員工學習和工作的縮影,“學中干、干中學”是當時的標配。更可喜的是公司越來越重視信保員工的學習和教育,隨著信保黨校的設立,網絡學院的開辦,打造了越來越多的系統性教育陣地,讓我們時刻可以扎上學習翱翔的翅膀,去克服前進道路上的本領恐慌。
作為一家負有政策性職能的金融機構,我們信保公司承擔的職責和使命是光榮的,同時又是非常重大而又繁忙的。與國內其他任何一家類似金融機構相比,我們的干部員工人數是如此的“短小精悍”,又是如此的“奮力拼搏”,唯有如此,才能圓滿完成國家交給我們的政治任務和光榮使命。記得入司時,我的工牌號為“662”,意味著公司當時全國只有600多人,而天津分公司才剛剛二十來個,更令我驚訝的是“竟然”負責著天津、河北、山西兩省一市信用保險事業的耕耘,真可謂“津晉冀,走出去,天地寬”。所以,唯有團結與拼搏,才能發揮每個人的長處,成就信保公司二十年來的輝煌。多年來,每個處室就是一個先鋒隊,隊員也許只有四五人甚至兩三人,但只要吹響進攻的號角,大家團結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努力拼搏,奮勇爭先,努力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每名客戶經理就像一面流動的紅旗,有的獨自駕車一路前行,有的乘長途汽車跋山涉水,有的騎自行車冒雨前行,有的不畏酷暑高歌步行,走遍祖國大地的山山水水,將出口信用保險這面大旗插遍國內十幾萬家企業。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過去的二十年,信保公司取得了光榮輝煌和令人矚目的成就。如今,我們依然邁著青春的步伐走向新時代,向著數字化信步服務新發展格局大踏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