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為外貿新業態發展提速
發布時間:2018年06月29日 15:18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為新業態出海提供風險保障,全面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等新興貿易模式加速發展,為外貿轉型升級提供“信保力量”。從2013年至2018年4月,中國信保累計承保外貿新業態達238.24億美元,支付賠款1.32億美元,不僅帶動新業態企業擴大了“朋友圈”,而且有效化解了新業態面臨的信用風險。
在新業態下遭遇買方欺詐、拒收貨物、拖欠貨款的風險怎么辦?不了解海外買方資信、融資困難誰來解?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為我們找到了答案。
為跨境電商解決信用交易難題
據統計,2017年,我國跨境電商的交易額已經占到進出口總額的30%左右,跨境電商交易在貿易模式中的地位愈發重要。然而,跨境電商平臺的賣家在交易中面臨著不了解海外買方資信狀況、融資難、融資貴等一系列風險和難題。針對這種需求,中國信保將資信服務嵌入電商平臺,通過中國信保多年積累的大數據對海外買家進行評級和分類授信,并提供信用限額支持,為平臺賣家出口到高風險新興市場的貨物添加了一層保護罩。2016年,國內某鋼鐵電商平臺成立,中國信保與該平臺在風控流程、資信數據、信用限額等方面密切合作,幫助平臺實現了良好的出口業績。2017年該平臺出口各類中國品牌鋼材的金額超過3億美元,傳統的鋼材產品也借新業態的東風順利出海。
同時,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的融資功能已經成為跨境電商平臺不同于傳統外貿公司的顯著優勢。通過跨境電商平臺中的信保大數據,不僅能了解國外買家的資信狀況,也可以及時發現國外買家的虛假貿易行為,而且在出口信用保險的增信支持下,平臺賣家可以更容易地從銀行獲得融資,解決了資金不足的難題。
為海外倉模式添動力
海外倉是指國內賣家通過跨境電商開展出口業務時,在海外建設倉庫,實現當地下單與當地發貨的新興貿易模式。由于該模式需要賣家提前批量備貨,因此會占用賣家較多資金。
國內某知名電商平臺年跨境交易額超過100億美元,該平臺的大部分賣家廣泛采用海外倉模式。針對此模式,中國信保為平臺量身定制了承保服務方案。中國信保為平臺賣家引入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作為實際出口商與平臺賣家的海外倉簽署出口合同,中國信保為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的出口業務進行承保,保障了平臺賣家可能面臨的買方欺詐、貨物拒收、貨款拖欠等出口收匯風險。此外中國信保還通過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平臺賣家提供信用保險項下貿易融資,緩解了賣家的資金需求。
天津云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是該平臺上一家主要經營家居類商品的企業,其全部產品均以海外倉形式進行銷售。2015年企業銷售額僅530萬美元,在政策性信用保險的支持下,2016年企業銷售額快速增至2500萬美元,2017年全年銷售額更是超過8000萬美元,3年時間實現了銷售額15倍以上的高速增長,同時出口風險得到了有力控制,企業獲得了跨越式發展。
助力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加速發展
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也是中國信保重點支持的新業態模式。江蘇一家以B2B電子商務模式為依托,將電子商務與服務外包模式有機結合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主要為出口企業提供包括進出口流程、融資、物流、風控等“一站式”系列服務。中國信保創新承保模式,對平臺出口業務實現風險全覆蓋;幫助平臺建立委托方準入制度,提示委托方合作風險、完善外銷合同條款、規范貿易單據、建立應收賬款對賬制度;協助平臺實現過程化管理等。自2014年以來,中國信保累計為該平臺提供信用額度超過7000萬美元,為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的加速發展注入“洪荒之力”。
為支持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發展,中國信保積極探索新的金融服務方式,從風險預警、平臺信用體系建設、便捷承保、資信服務等多個方面進行創新,更好地貼合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的風險需求,建設我國自主的互聯網出口平臺。
任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出口信用保險為出口企業化解風險的宗旨不會變;任貿易模式日新月異,中國信保服務外貿出口的決心不會變。中國信保董事長王毅表示,中國信保會始終堅守初心,陪伴出口企業應對海外風險與挑戰;不斷與時俱進,把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提供給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為我國外貿轉型發展注入信保動力。
報道鏈接:http://www.xinhuanet.com/money/2018-06/28/c_1299028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