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村民成為產業工人——霍邱縣宋店鎮南北四村鄉村振興側記
發布時間:2021年10月27日 16:27 來源:皖西日報
深秋時節,記者走進霍邱縣宋店鎮南北四村地龍種養殖扶貧產業基地,看到十多位“工人”正在基地里忙碌著。
“天上不會掉餡餅,不做事哪有幸福生活。以前種田賺不了錢,現在來基地當工人,不僅能養活自己,也不給孩子添負擔,生活越來越好了。”在基地里忙碌的脫貧戶陳華仁笑容滿面地跟記者說道,話語里透著自豪。
陳華仁所在的南北四村,位于灃東干渠下游、霍邱縣中部,是中央企業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下稱“中國信保”)定點幫扶的貧困村。在幫扶工作中,該公司堅持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先后派駐兩名第一書記,幫助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作為曾經的縣重點貧困村,2018年順利實現整村出列,2020年全面消除絕對貧困。
因地制宜“興”產業
2019年以來,該村因地制宜,持續發展壯大地龍立體種植養殖扶貧產業。一方面,精選種植品種,優化“地上+地下”共作模式,提高畝產收益。地上有瓜蔬、中藥、水果、稻蝦,利用露天散養地龍的天然蚓糞,增強肥力,黃桃、玉米、紫薯等一批優質農產品暢銷一線城市,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利用中國信保幫扶資金和省科技扶貧項目資金,有序推廣地龍高密度網箱入戶養殖,通過“做給村民看、帶著村民干、幫著村民賺”方式,由扶貧基地免費提供網箱、蚓苗、技術并承諾回收,帶動建檔立卡脫貧戶30戶,累計布局網箱近400個,預計今年戶均增收不低于3000元。
同時,該村將稻蝦養殖作為“一村一品”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2021年稻蝦共作規模約3535畝,基本呈現“田塊連片、養殖集中、技術達標”等特點。為改變設施落后、渠埂老化、用水不穩定、田塊小而不平等制約因素,該村依托中國信保-霍邱縣小龍蝦專項產業資金30萬元,集中開展500畝高標準稻蝦綜合種養示范片建設。通過新設防逃設施、生物誘蟲燈,修繕渠埂,新建抗旱深水井等,促進稻蝦產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高霍邱生態稻蝦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如今的南北四村,產業蓬勃興旺、遍地開花,一張張村級名片精心打造、廣為稱贊。村“蚓品之家”電商平臺成功申報“南信緣”、“皖村鮮”、“南北四村”等蝦稻米、香油、土雞蛋農副特產商標,打造品牌效應。六安市首座60千瓦漂浮式光伏電站并網發電,集光伏發電、漁光互補和鄉村觀光于一體。計劃總投資600萬元(其中中國信保直接投入幫扶資金35萬元、協調引進產業資金170萬元)的冷庫中心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集加工生產、冷凍倉儲、電商運營、物流中轉于一體,既補齊宋店及周邊鄉鎮生鮮、水產鏈條短板,又充分盤活閑置固定資產、推進三產融合。
鄉村振興“源”動力
煙雨蒙蒙,氣溫驟降,地龍基地依舊一片忙碌氣象,第二茬水果玉米郁郁蔥蔥、粒粒飽滿,金絲皇菊迎風招展、染黃田地,生態紫薯探出頭來、色澤鮮潤。
在該村生活60多年的蘇明芳如今不是農民了,而是一名“產業工人”。“感謝黨和政府,我在家門口就能務工,既不耽誤照看小孩,還增加了收入,每天都有奔頭、有干勁。”連塘(南)組的蘇明芳一家,是建檔立卡脫貧戶,老伴罹患腦血栓,不能操持農活,蘇大媽需要獨自照顧年僅12歲的孫子和10歲的孫女。為幫助緩解生活壓力、增加收入來源,村里聘其擔任光伏管理員,地龍產業基地聘請其就地務工,還幫助發展地龍入戶網箱養殖,年增收超萬元。
“基地今年的農產品長勢喜人,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務工返鄉青年郭孝軍笑著說。現年36歲的他,之前在上海打拼十余年,懷著回報家鄉的初心夢想,受聘分管地龍產業基地農業技術、人工管理和市場推廣。如今郭孝軍也被發展為村級后備干部,并成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
在如何實現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上,該村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新路”。在抓好產業基地建設的同時,該村圍繞“有利于產業發展、有利于集體創收、有利于農民致富”的思路,緊緊圍繞農民增收目標,不斷完善創新機制,既注重職業培訓,培優他們的職業素養和工作技能;又創新管理模式,培育農業產業工人的主人翁意識,使之快速成長為一支新型產業工人隊伍,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2021年,該村創新性探索“公司+村委會+農戶”模式,分田到戶、責任到人、過程管理,開展“訂單式”生產,通過“固定報酬+年終分紅”方式,農民不僅有土地租金、勞務工資,還有年終分紅等收益,真正實現了“化農民為工人”向“扶農民做主人”方向轉變,充分調動農民參與產業化經營的積極性。
“農民變身農業‘產業工人’是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中重要的一環。要讓鄉親們人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人人都有固定的收入,讓他們對村里的發展,對產業致富有一個盼頭。”中國信保選派干部、宋店鎮南北四村第一書記劉欣信心滿滿地說。
文化創新“激”活力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發展鄉村文化、提升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鑄魂”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
兩年來,南北四村先后舉行“最美村干”、“先進村民組長”、“優秀共產黨員”、“五星文明戶”、“五好家庭”等評選表彰,樹立先進典型,促進廣大村民自覺弘揚傳統美德,樹立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
2021年初,南北四村確定文化振興“4+3”工作方針,促進多點開花。所謂“4”,即依托現有文化資源優勢,推動全鎮唯一歌行體《村規民約》深入人心、村級“夕陽紅”文藝舞蹈隊蓬勃發展、積分兌換制“愛心超市”行穩致遠、農家書屋全面盤活。所謂“3”,即因地制宜搭建新型平臺,充分利用“南北四那些事兒”微信公眾號宣傳效應,創辦鄉村振興大講堂,著力設計村旗、譜寫村歌。
在今年的宋店鎮慶祝建黨一百周年文藝匯演上,南北四村的舞蹈、小品等多個節目相繼登臺,做“活”了鄉村文化、育“實”了鄉風文明,村民個個富有精氣神。(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楊子 楊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