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集中報道公司以綠色金融助力“雙碳”目標
發布時間:2022年04月21日 17:28
近日,公司在全系統開展綠色金融主題宣傳活動。截至目前,《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社、《經濟日報》、《經濟參考報》、《中國財經報》、《國際商報》、《中國銀行保險報》、新華網等媒體報道和轉載185篇。上述報道通過詳實的數據和鮮活的案例展示了公司加快推動綠色金融創新實踐,著重加大對綠色行業的支持力度,以綠色金融推動綠色發展的成效,肯定了公司探索綠色金融創新,持續推動綠色金融與綠色產業深度融合,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發揮的積極作用。截至發稿時,新聞媒體仍在持續報道中。以下是部分媒體報道截圖: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信保大力支持光伏產業出口
本報北京4月12日電 (記者王俊嶺)記者從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了解到,該公司自2005年開始在貿易險下承保光伏產品的出口,截至今年3月底,中國信保已累計支持我國光伏產業超過1300億美元貨值商品出口,覆蓋我國主要光伏產品(組件及電池片)整體出口金額比重超過40%;累計支持我國光伏出口企業286家,實現產業龍頭企業全面覆蓋;累計支持中國光伏企業與國外1.9萬個買方進行交易,支付賠款近3.7億美元,有力地支持我國光伏產業自主品牌“走出去”。
中國信保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探索綠色金融創新,持續推動綠色金融與綠色產業深度融合,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更大力量。
新華社:中國信保:以綠色金融助力“雙碳”目標
從中國信保獲悉,2021年以來,中國信保項目險業務承保綠色項目累計保額約77億美元,項目個數超150。未來將持續探索綠色金融創新,持續推動綠色金融與綠色產業深度融合,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更大力量。
新華財經北京4月12日電(記者 王虎云)記者12日從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下稱“中國信保”)獲悉,2021年以來,中國信保項目險業務承保綠色項目累計保額約77億美元,項目個數超150。
自我國宣布將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以來,中國信保加快推動綠色金融創新實踐,著重加大對綠色行業的支持力度,以綠色金融推動綠色發展。
近年來,中國信保支持的綠色項目也紛紛落地。
據中國信保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信保是國內較早給予綠色節能環保項目專項支持的金融機構。以光伏產業為例,中國信保自2005年開始在貿易險下承保光伏產品的出口,至今已累計支持我國光伏產業超過1300億美元貨值商品出口,覆蓋我國主要光伏產品(組件及電池片)整體出口金額比重超過40%;累計支持我國光伏出口企業286家,實現產業龍頭企業全面覆蓋;累計支持中國光伏企業與國外1.9萬個買方進行交易,支付賠款近3.7億美元,有力支持我國光伏產業自主品牌“走出去”。
記者還了解到,近年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不僅承保重大綠色項目,還不斷加大對“小而美”綠色項目的支持。
福建一家國內環保行業的領軍企業于2018年4月向中國信保提交了首批6個項目的承保申請,項目金額不大,但均有融資需求。針對該批項目商務合同特殊、信用期限較短、融資時間較短的情況,中國信保與銀行商討對策,最終設計出“出運前外匯流貸+出運后建信通特險項下融資”模式,即由中國信保承保出運前成本投入風險和出運后項目應收賬款風險,銀行基于項目及中國信保承保情況提供組合貸款,通過美元流貸配套出運前融資,設備出運后轉保單項下應收賬款融資。考慮到該模式較為靈活,貼合市場需要,中國信保將該模式在多家銀行項下成功復制,實現多個項目落地。
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方面,中國信保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比如,3月15日,中國信保為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投資沙特700MW光伏電站項目成功開立開發履約保函和本地成分履約保函,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啟動,全面進入投資、融資、建設階段。該項目是“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信保為其提供了包括海外投資保險、履約保函、內保外貸、海外項目風險評估報告等“一站式”風險管理、融資、咨詢解決方案。
今年1月20日,中國信保與生態環境部正式簽署了《協同推進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幾天后,中國信保出具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保單,正式承保波黑達巴爾水電站項目,承保金額2.44億歐元。這個項目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區域電力緊缺問題,創造綠色生態效益。
“實現‘雙碳’目標,出口信用保險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中國信保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信保將持續探索綠色金融創新,持續推動綠色金融與綠色產業深度融合,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更大力量。
《金融時報》:兼顧“大而強”與“小而美”中國信保加快推動綠色金融創新實踐助力綠色發展
在新發展階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步驟,綠色金融正是“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推動力。其中,保險業在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將如何更好發揮金融支持以及風險保障作用?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出口信用保險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雙碳”目標提出以來,中國信保加快推動綠色金融創新實踐,著重加大對綠色行業的支持力度,以綠色金融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綠色項目落地
《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到,作為我國較早給予綠色節能環保項目專項支持的金融機構,中國信保對相關產業情況進行深入研究,結合承保實踐出臺針對性政策,實施產業鏈穿透式風險管理。
以光伏產業為例,自2005年開始在貿易險下承保光伏產品的出口,至今已累計支持我國光伏產業超過1300億美元貨值商品出口,覆蓋我國主要光伏產品(組件及電池片)整體出口金額比重超過40%;累計支持我國光伏出口企業286家,實現產業龍頭企業全面覆蓋;累計支持中國光伏企業與國外1.9萬個買方進行交易,支付賠款近3.7億美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國光伏產業自主品牌“走出去”。
為從制度層面更好支持“雙碳”目標的實現,2021年,中國信保成立綠色金融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關于加強綠色金融建設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并將綠色金融建設、綠色發展轉型納入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中。
中國信保綠色金融制度的發布,進一步促進了綠色項目的落地。
去年8月,中國信保承保的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出口意大利塔蘭托海上風電設備裝船發運,以中國融資解決方案和中國風機設備為全球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這是中國海上風電主機設備進軍歐洲、地中海首個商業化運營的海上風電項目,也是意大利首個海上風電項目。
據統計,2021年以來,中國信保項目險業務承保綠色項目累計保額約77億美元,項目個數超150個,從“陸上的光伏明星”到“海上的綠色巨人”都可以看到中國信保的身影。
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為更好地向企業特別是民營、小微企業提供綠色金融支持,近年來,中國信保深入推進綠色金融創新,發揮多產品聯動優勢,打好“組合拳”,全面參與到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塑中。
2019年,中國信保創新承保了中國一冶承建的越南河內天楹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與多數項目僅投保單一險種不同,中國信保為該項目提供了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海外投資保險以及短期出口特險多款產品,最終形成“一站式、全周期”的融資保險綜合解決方案。同時,為有效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中國信保將保單保障融入到企業融資需求中,幫助該項目落實融資約兩億美元,融資成本遠低于其他融資方式,保障了該項目順利、穩定地實施建設。
這只是中國信保支持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金融時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不僅承保重大綠色項目,對“小而美”綠色項目的支持力度也在持續加大。
2018年4月,福建一家國內環保行業的領軍企業向中國信保提交了首批6個項目的承保申請,項目金額不大,但均有融資需求。針對該批項目商務合同特殊、信用期限較短、融資時間較短的情況,中國信保聯合銀行商討對策,最終設計出“出運前外匯流貸+出運后建信通特險項下融資”模式,即由中國信保承保出運前成本投入風險和出運后項目應收賬款風險,銀行基于項目及中國信保承保情況提供組合貸款,通過美元流貸配套出運前融資,設備出運后轉保單項下應收賬款融資。
“考慮到該模式較為靈活,貼合市場需要,公司將該模式在多家銀行項下成功復制,實現多個項目落地,得到政府、企業、銀行的高度認可。”上述負責人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幫助企業開拓海外綠色低碳市場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讓綠色切實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底色,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
“我們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出臺關于加強綠色金融建設的指導意見,發出綠色低碳倡議,對項目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提出了更全面、更系統、更嚴格的要求。”上述負責人表示,在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過程中,中國信保扮演著“助推器”和“守門人”的雙重角色。一方面,通過不斷完善業務承保政策,將綠色投融資業務作為承保支持的重點方向之一,引導資源更多地向綠色產業、綠色項目傾斜,推進業務結構綠色調整和轉型;另一方面,聚焦東道國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幫助國內企業開拓海外綠色低碳市場。
今年1月20日,中國信保與生態環境部簽署了《協同推進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戰略合作協議》。隨后,中國信保出具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保單,承保了波黑達巴爾水電站項目,承保金額2.44億歐元。據了解,這個中資企業在中東歐地區承建的最大水電項目位于波黑南方多山地區,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區域電力緊缺問題,創造綠色生態效益。
“下一步,中國信保將持續探索綠色金融創新,持續推動綠色金融與綠色產業深度融合,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上述負責人說。
《中國銀行保險報》:中國信保綠色項目保額約77億美元
(記者 房文彬)近日,《中國銀行保險報》獲悉,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為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投資沙特阿拉伯的光伏電站項目成功開立履約保函。
該項目是“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信保為其提供了海外投資保險、履約保函、內保外貸、海外項目風險評估報告等“一站式”風險管理、融資、咨詢解決方案。
自我國宣布“雙碳”目標以來,中國信保著重加大對綠色行業的支持力度,以綠色金融推動綠色發展。據悉,2021年以來,中國信保項目險業務承保綠色項目累計保額約77億美元。
綠色金融政策頻頻出臺 綠色項目紛紛落地
中國信保從成立初期便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給予綠色節能環保項目專項支持,出臺針對性政策并實施產業鏈穿透式風險管理。
2021年,中國信保成立了綠色金融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關于加強綠色金融建設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并將綠色金融建設、綠色發展轉型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等頂層制度安排中。
去年8月,中國信保承保的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出口意大利塔蘭托海上風電設備項目正式裝船發運,以中國融資解決方案和中國風機設備為全球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與此同時,該項目還創造了多項第一:中國海上風電主機設備首次進軍歐洲、地中海首個商業化運營海上風電項目、意大利首個海上風電項目。
2021年以來,中國信保項目險業務承保綠色項目超150個,從“陸上的光伏明星”到“海上的綠色巨人”都可以看到中國信保的身影。
推動綠色金融模式創新
為更好地向企業提供綠色金融支持,近年來,中國信保深入推進綠色金融創新,充分發揮多產品聯動優勢,打好“組合拳”,充分激發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全面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塑,積極推動全球綠色轉型。
2019年,中國信保創新承保了中國一冶承建的越南河內天楹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與多數項目僅投保單一險種不同,該項目通過中國信保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海外投資保險、短期出口特險產品聯動,得到“一站式、全周期”的融資保險綜合解決方案。同時,中國信保將保單保障融入企業融資需求,幫助該項目落實融資約兩億美元,融資成本遠低于其他融資方式,有效解決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保障了該項目順利穩定地實施。
中國信保不僅承保重大綠色項目,還不斷加大對“小而美”綠色項目的支持。福建一家國內環保行業領軍企業于2018年4月向中國信保提交了首批6個項目的承保申請,項目金額不大,但均有融資需求。針對該批項目商務合同特殊、信用期限較短、融資時間較短的情況,中國信保第一時間與銀行商討對策,最終設計出“出運前外匯流貸+出運后建信通特險項下融資”模式,即由中國信保承保出運前成本投入風險和出運后項目應收賬款風險,銀行基于項目及中國信保承保情況提供組合貸款,通過美元流貸配套出運前融資,設備出運后轉保單項下應收賬款融資。考慮到該模式較為靈活,貼合市場需要,中國信保將該模式成功復制,實現多個項目落地。
推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今年1月20日,中國信保與生態環境部正式簽署了《協同推進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幾天后,中國信保出具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保單,正式承保波黑達巴爾水電站項目,承保金額2.44億歐元。該項目是中資企業在中東歐地區承建的最大水電項目,位于波黑南方多山地區,建成后將有效緩解該區域電力緊缺問題,創造綠色生態效益。
“我們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中出臺關于加強綠色金融建設的指導意見,發出綠色低碳倡議,對項目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提出更全面、更系統、更嚴格的要求。”中國信保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服務共建綠色“一帶一路”過程中,一方面,中國信保不斷完善業務承保政策,將綠色投融資業務作為承保支持的重點方向之一,引導資源更多地向綠色產業、綠色項目傾斜,推進業務結構綠色調整和轉型;另一方面,中國信保聚焦東道國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幫助國內企業開拓海外綠色低碳市場。
“實現‘雙碳’目標,出口信用保險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中國信保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業務規模全球領先的出口信用保險機構,中國信保將持續探索綠色金融創新,持續推動綠色金融與綠色產業深度融合,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