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主流媒體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保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曙光
發布時間:2023年03月06日 18:45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于3月4日15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近日,多家主流媒體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保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曙光進行了專訪。
人民政協報
3月5日,《人民政協報》在“展新貌 開新局”中刊發了專訪內容:
出口信用保險是國家為了推動本國的出口貿易,保障出口企業的收匯安全而制定的一項由國家財政提供保險準備金的非營利性的政策性保險業務。截至2022年底,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下稱:中國信保)累計實現承保金額7.1萬億美元,惠及28萬家外經貿企業,累計支付賠款193.8億美元。
為進一步促進中國出口信用保險的發展,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保黨委書記宋曙光建議:圍繞加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積極構建多元立體的安全保障體系,整合政府、行業、企業各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增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能力。加快推動建設全鏈條境外風險管控體系,更好指導“走出去”企業和金融機構管控境外風險。
此前,宋曙光還建議加強各方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建立完善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制度,提升我國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內外貿信貸支持和政策性保險保障力度,推動內外貿高效運行、融合發展。
人民日報(海外版)
3月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兩會特刊”《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高質量發展,動能澎湃成色足》一文刊發了專訪內容: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董事長宋曙光帶來了“增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能力”“更好發揮金融穩鏈拓鏈強鏈作用”“加強對內外貿一體化經營企業的政策支持”等多項提案。在他看來,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2022年,中國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全年承保金額超7000億美元。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大針對性服務支持力度,優化承保和理賠條件,強化保單融資支持,幫助更多小微企業揚帆出海。”宋曙光說。
中國證券報
3月6日,《中國證券報》在“兩會特刊”《引流金融活水 助力經濟轉型升級》一文中刊發了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保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曙光:建設全鏈條境外風險管控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曙光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加快推動建設全鏈條境外風險管控體系,更好指導“走出去”企業和金融機構管控境外風險。
推動內外貿融合發展
“今年我的提案重點關注構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方面。”宋曙光說,建議圍繞加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積極構建多元立體的安全保障體系,整合政府、行業、企業各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增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能力。
“建議加強各方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建立完善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制度。”宋曙光說,可以考慮依托核心企業構建上下游一體化金融供給體系和風險評估預警體系,提供系統性金融解決方案,更好發揮金融穩鏈拓鏈強鏈作用,提升我國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宋曙光認為,應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內外貿信貸支持和政策性保險保障力度,依托內外貿企業應收賬款、存貨、訂單、保單等,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對內外貿一體化經營企業加強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和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協同支持,推動內外貿高效運行、融合發展。
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宋曙光表示,自成立以來,中國信保始終與國家戰略和重大決策部署同頻共振,主動對接國家重點產業、區域發展戰略,不斷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在助力穩經濟大盤、推動外貿保穩提質、支持共建“一帶一路”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截至2022年底,中國信保累計實現承保金額7.1萬億美元,惠及28萬家外經貿企業,累計支付賠款193.8億美元。
“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中國信保在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助力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安全、聚焦中小微外貿企業、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都推出了不少舉措,致力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服務國家戰略。”宋曙光說。
在助力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安全方面,宋曙光表示,近年來,中國信保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跨周期逆周期調節作用,深入實施保障產業鏈供應鏈行動,進一步發揮電子信息、家電、整車工程機械、生物醫藥、新能源、紡織服裝以及現代農業7條重點產業鏈的協同作用,服務產業鏈企業客戶近萬家,以保訂單來保就業。2022年,7條重點產業鏈出口3666.3億美元、國內貿易2564.5億元,有力保障了產業鏈企業安全穩定發展。
加大新能源等領域支持力度
展望未來,宋曙光說,中國信保將繼續加大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和投資支持力度;進一步實施好公司關于加強綠色金融建設的指導意見,強化對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基建等領域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領域。
在著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宋曙光強調,中國信保將大力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進一步加大針對性服務支持力度,優化承保和理賠條件,強化保單融資支持,努力推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上海證券報
3月4日,《上海證券報》在“踔厲奮發新征程——2023年全國兩會報道·代表委員談”專欄中刊發了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保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曙光:加強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完善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制度》:
作為我國唯一一家政策性保險公司,中國信保在護航穩外貿、服務國家戰略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保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曙光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圍繞“構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主題,他準備了四方面建議:積極構建多元立體的安全保障體系;加快推動建設全鏈條境外風險管控體系;完善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制度;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內外貿信貸支持和政策性保險保障力度等內容。
加大內外貿信貸支持和政策性保險保障力度
近年來,中國信保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跨周期逆周期調節作用,深入實施保障產業鏈供應鏈行動,進一步發揮電子信息、家電、整車工程機械、生物醫藥、新能源、紡織服裝、現代農業七條重點產業鏈的協同作用,服務產業鏈企業客戶近萬家,以保訂單來保就業。
宋曙光建議,加強各方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建立完善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制度,依托核心企業構建上下游一體化金融供給體系和風險評估預警體系,提供系統性金融解決方案,更好地發揮金融穩鏈拓鏈強鏈作用,提升我國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信保護航的7條重點產業鏈出口金額3666.3億美元、國內貿易金額2564.5億元,覆蓋美的、海爾等重點客戶超8300家,有力保障了產業鏈企業安全穩定發展。
“要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內外貿信貸支持和政策性保險保障力度,依托內外貿企業應收賬款、存貨、訂單、保單等,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宋曙光說,對內外貿一體化經營企業要加強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和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協同支持,推動內外貿高效運行、融合發展。
宋曙光表示,中國信保將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深化改革,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以企業級業務架構為依托,數字賦能內外貿企業發展;圍繞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做好產業鏈穩鏈拓鏈工作,著力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強化全產品全流程統籌,加大承保支持力度,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助力國民經濟循環暢通。
強化保單融資支持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小微企業是實體經濟發展的主體。聚焦中小微外貿企業,2022年中國信保進一步加大資源保障力度,著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宋曙光介紹,中國信保一方面按照“應降盡降、能降快降”的原則落實降費要求,切實減輕中小微企業保費成本壓力;另一方面進一步提高中小微企業理賠服務效率,保障企業快速獲得賠款。截至2022年底,中國信保服務小微企業超24.8萬家,支持出口達7549.5億美元,支付賠款11.6億美元。
“中國信保將大力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進一步加大針對性服務支持力度,優化承保和理賠條件,強化保單融資支持,努力推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宋曙光表示。
構建多元立體安保體系加強海外利益保護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信保立足政策性職能定位,全方位推進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與合作,促進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與資金融通。2013年至2022年,中國信保累計支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和投資約1.3萬億美元,支付賠款42.6億美元。
宋曙光建議,圍繞加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積極構建多元立體的安全保障體系,整合政府、行業、企業各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增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能力;加快推動建設全鏈條境外風險管控體系,更好地指導“走出去”企業和金融機構管控境外風險。
在加強風險防范、維護我國海外利益方面,宋曙光表示,中國信保將充分發揮國別風險管理專業優勢,配合做好相關課題研究和平臺建設,更好地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及時發布國別風險研究成果和風險預警信息,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多有益參考。“中國信保還將繼續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持力度,統籌重大戰略項目和‘小而美’項目,更好地發揮核心政策性業務在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的作用。”
中新經緯
3月3日,中新經緯在“財眼觀兩會”專欄中刊登了專訪《全國政協委員宋曙光:建設全鏈條境外風險管控體系》: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3日,中新經緯從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下稱中國信保)獲悉,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保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曙光帶來多份提案,重點關注構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方面。
為進一步促進中國出口信用保險的發展,今年兩會期間宋曙光將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圍繞加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積極構建多元立體的安全保障體系,整合政府、行業、企業各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增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能力。
二是加快推動建設全鏈條境外風險管控體系,更好指導“走出去”企業和金融機構管控境外風險。
三是加強各方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建立完善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制度,依托核心企業構建上下游一體化金融供給體系和風險評估預警體系,提供系統性金融解決方案,更好發揮金融穩鏈拓鏈強鏈作用,提升我國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
四是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內外貿信貸支持和政策性保險保障力度,依托內外貿企業應收賬款、存貨、訂單、保單等,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對內外貿一體化經營企業加強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和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協同支持,推動內外貿高效運行、融合發展。
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自成立以來,中國信保對接國家重點產業、區域發展戰略,不斷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在助力穩經濟大盤、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等方面作出貢獻。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信保累計實現承保金額7.1萬億美元,惠及28萬家外經貿企業,累計支付賠款193.8億美元。在對出口企業的精準支持方面,2022年,中國信保制定專項服務措施,擴大授信供給,完善綠色通道機制,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全年承保金額超7000億美元;在加大對中小微業務的資源保障力度方面,截至2022年底,中國信保服務小微企業超過24.8萬家,支持出口達7549.5億美元,支付賠款11.6億美元。
證券時報網
3月3日,證券時報網刊發了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保董事長宋曙光:建議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內外貿信貸支持和政策性保險保障力度》:
全國兩會臨近,證券時報·券中社記者獲悉,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簡稱中國信保)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曙光今年的提案重點關注構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方面。他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建議圍繞加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積極構建多元立體的安全保障體系,整合政府、行業、企業各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增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能力。
二是建議加快推動建設全鏈條境外風險管控體系,更好指導“走出去”企業和金融機構管控境外風險。
三是建議加強各方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建立完善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制度,依托核心企業構建上下游一體化金融供給體系和風險評估預警體系,提供系統性金融解決方案,更好發揮金融穩鏈拓鏈強鏈作用,提升我國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
四是建議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內外貿信貸支持和政策性保險保障力度,依托內外貿企業應收賬款、存貨、訂單、保單等,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對內外貿一體化經營企業加強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和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協同支持,推動內外貿高效運行、融合發展。
中證網
3月3日,中證網刊發了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保董事長宋曙光:建議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內外貿政策性保險保障力度》:
作為國際通行的支持外貿企業的政策措施,出口信用保險在為外貿企業提供風險保障和融資增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保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曙光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建議,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內外貿政策性保險保障力度,同時對內外貿一體化經營企業加強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和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協同支持。
“今年我的提案重點關注構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方面。”宋曙光建議,圍繞加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積極構建多元立體的安全保障體系,整合政府、行業、企業各方資源,形成合力,增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能力。同時,加快推動建設全鏈條境外風險管控體系,更好指導“走出去”企業和金融機構管控境外風險。
“建議加強各方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建立完善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制度。”宋曙光說,可以考慮依托核心企業構建上下游一體化金融供給體系和風險評估預警體系,提供系統性金融解決方案,更好發揮金融穩鏈拓鏈強鏈作用,提升我國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
宋曙光認為,應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內外貿信貸支持和政策性保險保障力度,依托內外貿企業應收賬款、存貨、訂單、保單等,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對內外貿一體化經營企業加強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和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協同支持,推動內外貿高效運行、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