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集中報道中國信保政策性職能履行情況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31日 17:44
10月24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京發布《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政策性職能履行評估報告(2022年度)》。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等多家中央媒體到場采訪。截至目前,《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社、《經濟日報》、《金融時報》、《國際商報》、《中國銀行保險報》、新華網和中國網等261家新聞媒體報道和轉載了中國信保履行政策性職能,充分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助力穩外貿穩經濟大盤、高質量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助力綠色金融發展等方面的主要情況,肯定了中國信保2022年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的重要指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履行政策性職能,努力走好中國特色出口信用保險發展之路,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的信保力量。截至發稿時,新聞媒體仍在持續報道中。以下是部分媒體的詳細報道和截圖:
《人民日報》:中國出口信保公司履職評估報告發布
本報電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政策性職能履行評估報告發布會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研討會日前舉行。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發布《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政策性職能履行評估報告(2022年度)》。《報告》評估顯示,2022年,出口信用保險直接和間接帶動我國出口金額超8100億美元,占同期出口總額的22.6%。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信保實現承保金額超過6800億美元,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支持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和投資超過1700億美元,有效促進了設施聯通、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10年來,中國信保累計支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和投資超過1.9萬億美元,在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杜海濤)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信保前三季度承保超6800億美元
本報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王俊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近日在京發布《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政策性職能履行評估報告(2022年度)》,從助力穩外貿穩經濟大盤、高質量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等方面對中國信保政策性職能履行情況進行評價。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信保積極支持企業保訂單、保市場、降成本,出口信用保險直接和間接帶動我國出口金額超8100億美元,占我國同期出口總額的22.6%。同時,出口信用保險促進和保障了超過1500萬個與出口相關的就業崗位。
據中國信保總經理盛和泰介紹,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信保實現承保金額超過6800億美元,出口滲透率23.3%,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支付賠款15.4億美元,增長47.5%,較好發揮了逆周期調節作用;支持7條重點產業鏈出口超過2700億美元、國內貿易超過2100億元;服務支持客戶19.8萬家,中小微企業客戶數和保額分別增長17.2%、14.3%。
新華社:2022年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帶動出口超8100億美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直接和間接帶動我國出口金額超8100億美元,占我國同期出口總額的22.6%,為促進外貿保穩提質發揮重要作用。
報告指出,作為我國唯一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機構,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履行政策性職能,2022年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客戶超17萬家,服務支持小微客戶超14萬家,實現短期險融資增信保額2428.9億元,同比增長10.3%,為支持企業更好“走出去”發揮積極作用。
此外,從就業促進效果看,2022年出口信用保險促進和保障超過1500萬個與出口相關就業崗位,穩就業作用明顯;從投資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通過支持出口間接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占同期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超過3%。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昌盛表示,作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允許的外貿促進工具,出口信用保險在降低企業回款風險、保障企業現金流、支持企業開拓市場、增強企業出口信心等方面發揮著明顯作用。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職能,有利于更好服務穩外貿穩增長大局,更高效率促進經濟循環。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信保實現承保金額超過6800億美元,出口滲透率23.3%,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支付賠款15.4億美元,同比增長47.5%。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較好發揮了逆周期調節作用。(記者王雨蕭)
《經濟日報》:2022年度中國信保政策性職能履行評估報告發布
10月24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政策性職能履行評估報告發布會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研討會在京舉行。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正式發布《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政策性職能履行評估報告(2022年度)》(以下簡稱《報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信保有關部門領導及外部專家出席會議。
據了解,該《報告》已連續10年對外發布。2022年度《報告》著重從助力穩外貿穩經濟大盤、高質量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大力發展普惠金融、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對中國信保政策性職能履行情況進行客觀評價。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昌盛表示,中國信保堅守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職能定位,有力貫徹穩外貿政策,繼續擴大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推進企業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交流與合作,有效承擔并化解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商業風險和政治風險。作為WTO允許的外貿促進工具,出口信用保險在支持外貿穩定發展,尤其在降低企業回款風險、保障企業現金流、支持企業開拓市場、增強企業出口信心等方面發揮著明顯作用。
中國信保總經理盛和泰在發布會上表示,2022年極不平凡、極具考驗,中國信保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履行政策性職能,努力走好中國特色出口信用保險發展之路,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了信保力量。
《報告》評估顯示,2022年,中國信保積極支持企業保訂單、保市場、降成本,穩外貿穩經濟作用顯著,充分彰顯了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責任擔當。從出口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直接和間接帶動我國出口金額超8100億美元,占我國同期出口總額的22.6%,為外貿保穩提質作出了重要貢獻;從GDP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直接和間接帶動出口金額占GDP的比重為4.5%,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從就業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促進和保障了超過1500萬個與出口相關的就業崗位,穩就業功能作用明顯;從投資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通過支持出口間接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占同期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為3.5%;從消費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通過支持出口間接帶動消費占同期我國總消費的比重為1.8%。
針對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信保政策性職能的履行情況,盛和泰表示,中國信保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政策性作用進一步彰顯。主要體現為四個“新”:一是助力穩外貿大局取得新突破。前三季度,實現承保金額超過6800億美元,出口滲透率23.3%,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支付賠款15.4億美元,增長47.5%,較好發揮了逆周期調節作用。二是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新成效。深度參與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2項協議和項目納入成果清單,并參與多項成果清單內有關工作。其中,參與起草市場融資國家適用的《“一帶一路”債務可持續分析框架》,在論壇期間正式發布。前三季度,支持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和投資超過1700億美元,有效促進了設施聯通、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三是保障產業鏈穩定暢通打開新局面。前三季度,支持7條重點產業鏈出口超過2700億美元、國內貿易超過2100億元,覆蓋重點客戶超過8700家。四是踐行普惠金融邁上新臺階。前三季度,服務支持客戶19.8萬家,創歷史新高,增長12.2%,中小微企業客戶數和保額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17.2%、14.3%,中小微企業政策性保險服務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經濟參考報》:中國信保政策性職能履行評估報告(2022)發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日前發布《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政策性職能履行評估報告(2022年度)》(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著重從助力穩外貿穩經濟大盤、高質量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大力發展普惠金融、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對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政策性職能履行情況進行客觀評價。
《報告》顯示,從就業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關聯眾多企業,促進和保障了超過1500萬個與出口相關的就業崗位,穩就業功能作用明顯;從投資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通過支持出口間接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占同期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為3.5%;從消費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通過支持出口間接帶動消費占同期我國總消費的比重為1.8%。
“作為WTO允許的外貿促進工具,出口信用保險在支持外貿穩定發展,尤其在降低企業回款風險、保障企業現金流、支持企業開拓市場、增強企業出口信心等方面發揮著明顯作用,并且在支持外貿轉型升級、拉動經濟增長、配合國家戰略等方面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陳昌盛說。
針對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信保政策性職能的履行情況,中國信保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盛和泰介紹了一組數據:前三季度,中國信保實現承保金額超過6800億美元,出口滲透率23.3%,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支付賠款15.4億美元,增長47.5%,較好發揮了逆周期調節作用;中國信保深度參與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2項協議和項目納入成果清單;前三季度,支持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和投資超過1700億美元,有效促進了設施聯通、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前三季度,中國信保支持7條重點產業鏈出口超過2700億美元、國內貿易超過2100億元,覆蓋重點客戶超過8700家;前三季度,中國信保服務支持客戶19.8萬家,創歷史新高,增長12.2%,中小微企業客戶數和保額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17.2%、14.3%,中小微企業政策性保險服務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盛和泰介紹,參與政策溝通方面,中國信保深度參與近50個國家70余份整體性規劃及多項雙邊合作規劃文件編制工作,與40余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同業機構簽署合作協議;支持設施聯通方面,中國信保累計提供保險金額超過2100億美元,承保了肯尼亞蒙內鐵路、中亞天然氣管道等一批互聯互通標志性項目;保障貿易暢通方面,中國信保短期險項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承保金額近1.3萬億美元,累計支付賠款61億美元。撬動資金融通方面,中國信保與超過240家銀行建立了業務合作,與39家銀行簽署了框架和專項合作協議,引導銀行向出口企業和“一帶一路”項目提供融資支持。此外,中國信保還大力踐行普惠金融,并積極參與伯爾尼協會工作,開展國際同業交流,發出“中國聲音”,促進共識,增進合作。
《國際商報》:高質量共建,中國信保履職更擔當
“2022年,中國信保積極支持企業保訂單、保市場、降成本,穩外貿穩經濟作用顯著,充分彰顯了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責任擔當。從出口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直接和間接帶動我國出口金額超8100億美元,占中國同期出口總額的22.6%,為外貿保穩提質作出了重要貢獻;從GDP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直接和間接帶動出口金額占GDP的比重為4.5%,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從就業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關聯眾多企業,促進和保障了超過1500萬個與出口相關的就業崗位,穩就業功能作用明顯;從投資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通過支持出口間接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占同期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為3.5%;從消費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通過支持出口間接帶動消費占同期我國總消費的比重為1.8%。”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24日在北京發布的《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政策性職能履行評估報告(2022年度)》給出了上述評估結果。
據記者了解,該報告已連續10年對外發布。與共建“一帶一路”進程相伴,中國政策性信用保險在助力穩外貿穩經濟大盤、高質量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大力發展普惠金融、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著力甚深、成效顯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昌盛指出,中國信保堅守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職能定位,有力貫徹穩外貿政策,繼續擴大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推進企業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交流與合作,有效承擔并化解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商業風險。
中國信保總經理盛和泰介紹,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信保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政策性作用進一步彰顯,主要體現為四個“新”:一是助力穩外貿大局取得新突破。前三季度實現承保金額超過6800億美元,出口滲透率23.3%,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支付賠款15.4億美元,增長47.5%,較好發揮了逆周期調節作用。二是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新成效。深度參與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2項協議和項目納入成果清單,并參與多項成果清單內有關工作。其中,參與起草市場融資國家適用的《“一帶一路”債務可持續分析框架》,在論壇期間正式發布。前三季度支持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和投資超過1700億美元,有效促進了設施聯通、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三是保障產業鏈穩定暢通打開新局面。前三季度支持7條重點產業鏈出口超過2700億美元、國內貿易超過2100億元,覆蓋重點客戶超過8700家。四是踐行普惠金融邁上新臺階。前三季度服務支持客戶19.8萬家,創歷史新高,增長12.2%,中小微企業客戶數和保額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17.2%、14.3%,中小微企業政策性保險服務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十年來,中國信保累計支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和投資超過1.9萬億美元,支付賠款99.4億美元,取得一系列沉甸甸的成果,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進程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中國信保是政策溝通的參與者。深度參與近50個國家70余份整體性規劃及多項雙邊合作規劃文件編制工作,與40余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同業機構簽署合作協議。中國信保是設施聯通的支持者。聚焦陸、海、天、網“四位一體”布局,累計提供保險金額超過2100億美元,承保了肯尼亞蒙內鐵路、中亞天然氣管道等一批互聯互通標志性項目,推動中國技術、中國裝備造福共建國家人民。中國信保是貿易暢通的保障者。短期險項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承保金額近1.3萬億美元,累計支付賠款61億美元。特別是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間,通過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貿合作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信保是資金融通的撬動者。與超過240家銀行建立了業務合作,與39家銀行簽署了框架和專項合作協議,引導銀行向出口企業和“一帶一路”項目提供融資支持。中國信保是民心相通的守護者。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永恒價值追求和行動遵循,大力踐行普惠金融。積極參與伯爾尼協會工作,開展國際同業交流,發出“中國聲音”,促進共識,增進合作。
陳昌盛表示,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新階段的開啟,各方都期待全面推進務實合作,以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等務實舉措,推動經濟增長、提升民生福祉,以貿易推動交往,以貿易催生繁榮,這為更好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創造了巨大空間,中國信保可以也應當更有作為。
盛和泰強調,中國信保將聚焦主責主業,強化使命擔當,深入貫徹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深化互聯互通,護航“一帶一路”立體網絡建設。深化傳統基礎設施項目合作,推進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合作,積極支持陸海新通道、空中絲綢之路等建設。秉持普惠包容,更好服務開放型世界經濟建設。持續打造產業鏈承保模式,加大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及服務貿易的支持力度,加力踐行普惠金融,深入推動貿易創新發展。堅持互利共贏,著力開展務實合作。緊抓高峰論壇成果落實,統籌抓好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項目,推動更多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項目落地。踐行綠色理念,更好助力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完善具有信保特色的綠色金融體系,創新綠色信用保險產品和模式,全面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能力。強化創新引領,助力培育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積極推動高水平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以數字化手段更加精準有效支持企業“走出去”。統籌發展安全,筑牢共建“一帶一路”安全屏障。強化海外風險防控扎口管理,持續做好“兩個平臺”建設,健全完善自身風險防控體系。加強廉潔自律,推動廉潔絲綢之路建設。健全完善“一帶一路”建設法律風險防范工作機制,加強業務全流程內控和合規管理,積極落實“一帶一路”企業廉潔合規評價體系,引導企業依法、合規、廉潔經營。提出信保方案,積極參與完善國際合作機制。積極參與多雙邊對話機制和平臺,加強與國際同業、國際金融機構交流合作,講好信保故事、提出信保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