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中國信保政策性職能履行評估報告發布
7月25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政策性職能履行評估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會上正式發布了《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政策性職能履行評估報告(2023年度)》(以下簡稱《報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余斌,中國信保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徐新偉致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中國信保有關人員及外部專家參會。
據了解,該《報告》已連續11年對外發布。2023年度《報告》著重從支持外貿穩規模優結構、高質量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積極踐行普惠金融、助力綠色金融發展等方面對中國信保政策性職能履行情況進行客觀評價。
《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信保聚焦政策性主責主業,支持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高質量金融服務。從出口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直接和間接帶動我國出口金額近8300億美元,占我國同期出口總額的24.5%,提高1.9個百分點,為穩外貿大局作出了重要貢獻;從GDP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直接和間接帶動出口金額占GDP的比重為4.6%,提高0.1個百分點,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貢獻了信保力量;從就業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促進和保障超過1500萬個與出口相關的崗位,穩就業功能作用明顯;從投資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通過支持出口間接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占同期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為3.6%,提高0.1個百分點;從消費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通過支持出口間接帶動消費占同期我國總消費的比重為1.8%。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斌表示,自2013年以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與中國信保成立聯合課題組,對政策性金融機構政策性職能履行的情況開展評估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11期。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恢復發展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國信保發展成效卓著的一年。2024年我國經濟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但也面臨一些內外部挑戰,對中國信保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強化貿易政策和財稅、金融、產業政策協同,打造貿易強國制度支撐和政策支持體系,加快內外貿一體化改革,積極應對貿易數字化、綠色化趨勢。同時也指出,要完善促進和保障對外投資體制機制,健全對外投資管理服務體系,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中國信保更好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助力構建貿易強國,推動企業出海布局,整合產業鏈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我們做好下一年度的評估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國信保副總經理徐新偉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信保成立以來,認真踐行“履行政策性職能、服務高水平開放”的初心使命,為開放型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進程中不可或缺的強國利器。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宏觀調控的調節器,更加積極融入國家政策體系。堅持把政策性定位作為立司之本,積極融入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體系,不斷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充分發揮逆周期跨周期調節作用,保護市場主體,穩定信心預期,鮮明彰顯了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政治屬性。今年上半年,中國信保業務規模近5000億美元,增長9.7%,出口滲透率25.2%,遠超國際同業平均水平。二是服務實體經濟的穩定器,建立健全產業鏈服務支持體系。緊緊圍繞關系國民經濟安全和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布局,建立健全產業鏈服務支持體系。今年上半年11條產業鏈項下,出口貿易險承保金額合計超過2100億美元,國內貿易險承保金額合計超過1600億元,分別增長11.2%和14.5%,有力保障了產業鏈韌性和安全。三是支持外經貿發展的助推器,創新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與資金融通的產品服務。始終堅持有效服務國家戰略,融入我國外經貿事業發展,逐步成為助力我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開展國際化經營的“引航者”。今年上半年,支持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和投資1339億美元,有效促進了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與資金融通,深刻彰顯了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專業屬性。四是保障經濟安全的減震器,助力構建國家海外風險管理平臺。建立健全專業的國別風險研究機構,構建具有信保特色的國家風險分析框架和技術體系,有效發揮國家風險管理平臺作用。累計與200余家金融機構建立了融資保險業務合作和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減少合作融資銀行損失。為維護經濟金融安全發揮了緩釋減震作用。五是我國海外利益堅定的維護者,保障中國利益最大化。建立了覆蓋全球4.2億家企業和銀行信息的數據庫,并擁有400多個海外資信調查和理賠追償渠道,能夠有效評估并集中管理國外買家信用風險,通過賠前減損、損失補償、賠后追償等幫助企業及時維權、及時止損,增強了外經貿企業發展的信心,也打造了中國信保“信心保證”的良好形象。今年上半年,支付賠款9.5億美元,增長5.9%;追償收入2.5億美元。
徐新偉副總經理指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做出系統部署。作為專門服務國家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中國信保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金融、外事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增強金融報國情懷,主動融入金融強國、貿易強國建設,充分發揮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的獨特優勢和關鍵作用,努力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下一步中國信保將凝心聚力寫好做實“五篇大文章”。一是做好科技金融文章。持續加大對高技術高附加值大型單機和成套設備出口項目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優先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等重點科技型企業提供信用保險服務。助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二是做好綠色金融文章。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提升環境和社會風險評估能力,推動更多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項目承保落地。聚焦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統籌加強對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項目的支持,加大對新能源產業“走出去”和傳統產業綠色轉型的支持力度。三是做好普惠金融文章。持續拓寬普惠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增加面向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供給。通過擴大保單融資、提供擔保等方式助力外經貿企業提升融資能力,重點緩解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積極服務鄉村全面振興,加強對公司定點幫扶地區、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以及新疆、西藏等地區脫貧縣出口企業的信用保險支持。四是做好養老金融文章。做好生物醫藥產業鏈相關工作,加大對健康產業、養老產業、銀發經濟的承保支持。研究探索健康產業、養老產業、銀發經濟等領域的保險資金投資機會,適度拉長資產配置久期,穩健擴大養老金融產品布局規模。五是做好數字金融文章。持續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對內打造數字信保,對外營造數字生態,提升客戶服務能力,風險管控水平和經營管理效能,加快落地實施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運營新模式。加強對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的專題研究,進一步明晰政策著力點,逐步加大承保支持力度,支持數字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