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償理賠,唯快不破——后疫情時代的案件處理
我國在疫情發生以來,以最快、最有效的防控措施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幫助出口企業早早復工復產。在全球經濟整體受重創的環境下,中國信保充分發揮“逆周期”調節的政策性職能,迎難而上,勇挑重任,積極出臺各項舉措為企業保駕護航。在小微企業的支持方面,更是奉行快賠快追的服務理念,讓廣大小微企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速度。例如,小微企業委托的案件,一般要求渠道在一周內提供初步勘查情況。
接到報案,了解“疫情作祟”
2021年,全球步入了后疫情時期,盡管全球局勢有所好轉,部分國家地區卻依然面臨著疫情反復、經濟疲軟的嚴峻考驗。本案的出口企業A公司主營業務為器械設備的制造、出口,主要面向南美地區。涉案的阿根廷買方雖然已按照合同要求支付了定金,但仍有大額債務拖欠。A公司的多次催討,換來的不過是阿根廷買方以疫情導致財務困難為由的一次次拖延。買方甚至變本加厲,干脆“玩失蹤”,讓A公司發出的郵件石沉大海。在僵持了數月,毫無進展的情況下,A公司于2021年初向中國信保上海分公司報案。
本案的追討難點在于合同賬期長達一年,貨物于2019年年底出運,應收匯日為2020年年底,跨度之久,不論是疫情初期出口企業的停工階段、中期疫情加劇蔓延至海外買方的階段,還是后續疫情對買方財務造成的連帶損失,都對案件可追性造成了負面影響。
分析案情,確定“極限施壓”
接到報案后,中國信保的追償人員首先分析評估了阿根廷整體經濟形勢。官方數據顯示阿根廷的經濟已連續三年衰退,年度通脹率為40.7%,未來12個月的預期更是高達51.2%。其次,阿根廷貨幣比索已在官方市場和非官方市場分別貶值了20%和近45%,兩者匯率差已升至70%以上。對此,阿根廷中央銀行收緊了外匯管控政策,出臺了反商業政策,卻見效甚微。另外,阿根廷的法律環境整體不夠成熟,司法系統不夠完善以及執法效率不夠高效。上述條件限制外加惡劣的宏觀經濟環境、政府的干預,使得本案的追討難上加難。結合上述種種, 中國信保的追償人員最終將本案委托給了一家位于阿根廷當地的渠道。希望憑借渠道的經驗,以及在當地的地理優勢,讓本案“起死回生”。
渠道的法律團隊分析后認為,本案最合適的追償方案是申請調解程序,即要求債務人簽署標注了日期且具有法律執行效力的協議文件,并授權銀行付款以確保債權人權益。在渠道發函、實地調查等方式的強勢介入下,阿根廷買方開始浮出水面,但是給出的拖欠理由依舊是換湯不換藥。經過渠道的不懈努力,買方從杳無音訊到逐漸現身,隨后開始表達出分期6個月的還款意愿,到最后承諾簽署協議文件并承諾于月底還款,從“毫不配合”到“積極配合”的態度轉變,渠道只用了短短一周時間。最終A公司成功在當月底前收回所有剩余債務,實現了委托金額全額追回的賠前減損。
全額追回這一成果大大地超出了A公司的預料。A公司本以為買方在失蹤數月之后能夠再次出現就已是希望渺茫,認為6個月的分期還款方案已經可以心滿意足地接受,甚至笑稱渠道要求的還款要求“太過強勢”。
實際上,渠道對買方公司做了初步調查后,發現其在當地法院并沒有其它被訴記錄時,就已經對買方公司的財務實力做出了初步判斷。隨后在談判過程中,買方提出的分期還款方案則進一步證實了渠道的想法。渠道之所以“太過強勢”,是考慮到當地疫情又開始反復,分期還款方案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過多,結合買方的財務狀況,因此強勢地提出,要求其在月底前還清全額債務。
中國信保的介入不僅給一宗本來幾乎毫無可追性的案子帶來追償希望,還一舉追回了全額債務,讓A公司解決了后顧之憂。這一系列操作從開始到結束只用了短短的20天。
在后疫情時期,出口貿易面臨的考驗和壓力來勢洶洶,層出不窮。中國信保始終以動態的眼光洞察世界,結合豐富的實戰經驗和遍布全球的資源網絡,幫助出口企業迅速解決“走出去”過程中面臨的種種案件,真正實現“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信息來源:中國信保上海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