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信用證“軟條款”,不當外貿“背鍋俠”
信用證作為國際貿易常用付款工具之一,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結算中占較大比重,也一直被視為相對保險的一種交易方式。但任何付款方式都不是百分百安全的,信用證也不例外,在執行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漏洞與弊端,也會給當事人帶來一定的風險。本文和大家分享的是信用證中最容易踩的坑——“軟條款”。
一、沒有“萬無一失”,只有“一失萬無”
孟加拉I銀行開致廈門H公司一份信用證,用于H公司向孟加拉公司出口服裝。因貨物到港后開證行既未提出不符點,也未承兌,在H公司的多次催討下,進口商一直回避追討,而開證行卻兩手一攤,表示本案信用證為背對背信用證,要收到最終買方的款項后才能安排支付H公司的貨款,建議H公司與進口商及最終買方溝通解決問題。
面對進口商和開證行的甩鍋推責,H公司懊悔不已。原來,早在貨物出運前H公司就已經發現信用證的異常條款,該條款約定“THIS BACK TO BACK LC IS 120 DAYS FROM THE DATE OF BILL OF LADING/AWB BUT PAYMENT WILL BE MADE AFTER REALIZATION OF THE RELATED EXPORT PROCEEDS, UNDER EXPORT LC/SALES CONTRACT NO.DA/AS/SR/01/2021 DATED 12/01/2021. IF BUYER IMPOSE ANYDISCOUNT/PENALITY FOR THE DEFECTIVE GOODS PURCHASED UNDER THIS LC THE BENEFICIARY WILL BEAR THE SAME.”。在發現上述條款后,H公司曾向進口商提出異議,但其遲遲未予以書面反饋,電話溝通時也刻意回避。H公司考慮到貨物已準備完畢,不希望初次合作就破壞與進口商的合作關系,在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就安排出運,隨即掉入進口商早早設好的“陷阱”。
H公司系成立多年的外貿公司,業務員一直以為信用證結算萬無一失,直至發生此次風險,才驚覺原來信用證背后也陷阱重重,遂向中國信保報案,發起求助。
二、慧眼識坑,怎么識別“軟條款”
信用證的“軟條款”具有較大的隱蔽性,判斷何謂“軟條款”,建議結合當事人的交易習慣和做法,從以下四個問題予以考慮:
1.信用證是否存在出口商無法做到的交單條件?
2.當信用證要求某個不常見的交單單據時,出口商對單據的制作和簽發是否可控?
3.當信用證中出現讓出口商意外的細節條款時,是否曾與進口商協商達成一致?
4.信用證條款有無明顯的邏輯錯誤?
在實踐中比較常見的“軟條款”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1.變相可撤銷信用證條款
當開證銀行在某種條件得不到滿足時(如未收到對方的匯款、信用證或保函等),可利用條款隨時單方面解除其保證付款責任。上述案例中H公司遇到的"軟條款"就是這種情況。
2.暫時不生效條款
比如在信用證中設置了一些生效條件,或者約定單據取得需要和進口商配合,進而使進口商掌握主動權,一旦市場行情發生不利于進口商的變化,開證申請人就可以不通知而使信用證無法生效,或者直至信用證的有效期即將屆滿方才發出通知,由于時間局促,致使出口商延遲裝運,從而產生不符點,給開證行拒付創造條件。
3.自始履行不能條款
近年來疫情多發、經濟不穩定,進口商因市場行情下降意欲毀約,卻又不愿承擔違約責任,于是某些進口商會故意在信用證中添加看似合理,但受益人自始無法掌控或做到、無法實現單證相符的條款,使信用證和合同條款不一致,同時又以承諾不會拒付等理由讓出口商妥協出貨,從而使本為不可撤銷的信用證變成了可以撤銷或無法生效的信用證,銀行中立擔保付款的職能喪失。
三、防坑避險,三大錦囊請收好
信用證的“軟條款”給出口商安全收匯帶來極大威脅,那么我們應如何避開信用證的“軟條款”風險呢?
1.仔細審證,早發現早處理
在開證行開立信用證前,出口商應要求預先審核信用證草稿;在收到信用證后,即使預先審核過草稿,也應再次認真審核信用證,并與合同核對,看條款是否與合同一致,同時注意審查信用證的要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與開證申請人聯系對信用證進行修改,不要等到貨物已上船才發現問題,一旦對方不肯修改信用證,出口商便陷入被動局面。
2.堅守底線,強化風險意識
在考慮是否接受存在“軟條款”的信用證時,建議出口商盡可能地了解進口商的資信情況和商業信譽。在對方資信狀況不好時,無論進口商給出的條件多么優厚,出口商也一定要堅持原則,要求其對相關條款進行修改,以防墜入詐騙陷阱。此外,從信用證條款本身看,如果對方提出的條件或障礙純屬人為設置,亦或其本身就違背法律等相關規定,那么這類”軟條款“就絕對不能接受。
3.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險,保障收匯安全
后疫情時代國際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加,對于外貿企業而言,建議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險政策性金融工具,增強抵抗風險的能力。出口商可及時聯系中國信保,根據開證行所在地區,以及銀行、買家的資信狀況來權衡各種風險可能性,判斷是投保銀行風險還是買家風險,亦或者兩者皆保。
信息來源:中國信保廈門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