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破產困境”到“力挽狂瀾”:中國信保成功助力出口企業追回損失
2023年,美國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企業破產潮。諸多制造業企業勉強撐過了三年新冠疫情艱難時期,卻因美聯儲暴力加息、原材料成本上升和供應鏈緊張等問題,無法熬過經濟劇烈收縮和市場需求持續低迷的“寒冬”。
2023年6月中旬,曾在亞馬遜平臺紅極一時的國外著名家電品牌B企業突然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南區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破產主要原因是高利率、信貸條件收緊和消費者需求的持續下滑導致其面臨巨額的債務。因其家電采購主要來源為中國供應商,所以該消息一出,國內家電圈一片嘩然,都在為自己未收回的應收賬款而擔憂。面對此破產困境,中國信保總分聯動、積極作為、迅速響應、積極統籌,通過“追償+授信”方法成功協助廣東家電企業化解重大風險,同時也為B企業走出破產重組繼續延續合作保留了希望。
一、授信支持 助力合作
A公司深耕海外家電市場多年,自2010年與美國買方B企業開始合作。隨著B企業在北美市場的迅速拓展,不斷推出網紅爆品,銷售額節節攀升,2017年B企業旗下的明星產品在亞馬遜PriAe Day大促時期成功創下“24小時銷量破25萬臺”的驚人記錄,雙方的合作規模也不斷擴大。
疫情持續肆虐時,消費者居家時間的延長進一步刺激了對家電產品的需求,B企業旗下品牌產品熱度持續飆升,雙方年交易金額達到數十億人民幣的高峰。為了讓A公司在開拓海外市場時穩步前進,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定期了解B企業的經營和財務情況以及其在海外市場的銷售表現,以雙方的合作背景為抓手,逐步提升B企業的授信金額覆蓋A公司的風險敞口,增強雙方緊密合作的信心。
二、動態調控 預警風險
2022年以來,全球疫情防控逐步放開,消費者開始逐漸回歸線下購物的方式,“宅經濟”產生的紅利也逐漸減少,曾經霸榜亞馬遜各大排行榜的B企業面臨巨大挑戰,銷售額對比頂峰時期近乎“腰斬”。從其市場表現和財務數據反饋來看,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判斷B企業可能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主動提醒A企業應根據下游市場的實際需求以及B企業的財務狀況,逐步控制合作規模,動態調整B企業授信額度。截至2023年4月,雙方的交易量收縮至高峰時期三分之一的水平,中國信保的授信也同步實時跟進。
三、雙管齊下 追回損失
(一)迅速反應,協助登記破產債權
B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的戰略性擴張,以及銷售額的急劇下滑,讓其資金短缺問題雪上加霜,2023年6月,B企業突然宣布進入破產保護程序。此刻,A公司面臨超過1600萬美元的應收賬款余額,在巨額的壞賬風險壓力下,A公司立刻向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通報可能損失,希望能夠獲得中國信保專業的追償減損支持。
接到A公司的報損后,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了案件專班工作組,聯動總分理賠、承保等部門,全面商討減損方案,推動風險化解處置工作。同時,中國信保通過當地專業渠道律師積極與破產管理人、B企業進行溝通,全面了解B企業相關信息,快速參與破產程序,在短時間內協助A公司完成了破產債權登記,并協助A公司加入無擔保債權人委員會,為A公司后續減損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艱難談判,爭取“關鍵供應商”地位
在破產重組中,獲得供應商的信用支持和融資是B企業走出破產重組窘境,重獲新生的關鍵。而作為供應商,A公司更關注舊債的回收,雙方的談判一度陷入僵局。
根據美國破產法規定,在破產程序中,法院可酌情同意以債務人破產財產中的部分資金,專門用于清償對“關鍵供應商”在破產前已形成的債權,但前提條件是需按原結算方式向破產企業繼續供貨。作為B企業在中國最大的供應商之一,協助A公司爭取“關鍵供應商”身份是減損方案中最關鍵的一步。但如果B企業重組失敗,無法清償舊債,新增應收賬款的規模超出破產前債權的規模,對于出口商A公司來說就意味著風險敞口進一步擴大。因此,如何在控制新增出運規模的同時獲得更多的舊債償還,成為了擺在A公司面前的最大難題。
在了解到A公司的核心訴求后,中國信保案件專班工作組克服中美時差的困難,就舊債清償計劃、新出運的支付條件和金額、協議的有效期等方面,通過當地專業渠道律師與B企業進行了多輪溝通和談判,不斷向買方施壓,力求在最大程度維護A公司利益的前提下,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
出運計劃不斷變更,聽證會時間不斷逼近,承諾的支付時點一再推遲,雙方一度接近“談崩”,一輪輪反轉猶如走鋼絲。不能退縮,不言放棄,這一切的背后是代表中國出口商利益的政策性保險公司的使命擔當與職責使然。經過不懈的努力,A公司終于獲得法院批準成為B企業的“關鍵供應商”,且B企業同意在8月中旬一次性清償A公司所有的舊債,并與A公司協商一致在協議有效期內進行規模可控的交易。這不僅意味著A公司成功收回了所有舊債,還成功縮小了未來可能的風險敞口。這項協議的達成,并不僅僅是一份文件的簽署,而是在面臨困境時,中國信保與A公司孜孜不倦尋求破局方案的智慧結晶。
(三)恢復授信,持續保駕護航
功夫不負有心人,B企業終于按照協議約定,按時清償了所有剩余的舊債。這個時刻如同一塊巨石落地,釋放了所有人心頭的緊張情緒。然而,目前難題僅階段性解決,為保障B企業后續出運的應收賬款風險,中國信保繼續秉承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專業和擔當精神,承保部門與理賠部門進行了多次深入的討論和研究,最終確定了階段性的授信支持方案,為A公司后續新增出運繼續保駕護航。
通過高效、緊密的團隊協作,中國信保成功協助出口企業A公司平穩渡過了B企業破產重組的關鍵階段,全額追回了大額逾期應收賬款,同時A公司和B企業達成重組期間合作方案,雙方得以延續合作,直至B公司完成破產重組程序。
四、案件啟示與建議
2023年,全球企業破產數量激增,一些國家達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需求疲軟、通脹飆升、企業過度負債以及借貸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疊加,實力較弱的企業面臨較大的風險與考驗。在國際貿易中,出口企業應當建立內部信用風險預警機制,對貿易實行全流程管理,積極收集并關注海外買方經營狀況、財務狀況以及資金周轉等信息,及時跟進買方在下游市場的銷售表現,從而進一步研判和警惕買方破產風險。
出口企業遇到買方破產后,應充分了解當地企業破產法對買方的破產種類及相應破產程序的規定,并及時跟進破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以最大限度維護自身利益。
對于有重組并繼續經營需求的海外破產買方,建議出口企業在專業機構的指導下,從如下幾方面著手與買方談判,以尋求更好的債務解決方案:
1.充分評估是否繼續供貨。在確認破產企業處于運營中或由第三方協助維持運營的基本狀態后,出口企業在充分評估歷史債務解決方案、企業經營現況、償債意愿及能力、出運必要性、出運付款條件、出運風控措施、債務沖抵順序等因素后,可以選擇繼續供應貨物以支持破產企業繼續經營,同時爭取全額預付款或信用證方式付款的條件。
2.申請成為“關鍵供應商”。“關鍵供應商”通常指供應買方銷售所需的特定種類、必要的或不可替代性產品或服務的供應商。在美國破產重組程序中,獲得融資和供應商的信用支持,是破產企業走出破產,重獲新生的關鍵因素。為了幫助破產企業重組成功,法院可酌情同意以債務人破產財產中的部分資金,專門用于清償對“關鍵供應商”在破產前已形成的債權,而該供應商必須根據協議在破產程序中繼續向債務人提供貨物,交易的條件一般不能夠低于破產前180天內通常使用的交易條件。例如,如果破產前的交易條件是OA 90天,破產后的交易條件一般不能夠改變成OA 30天或現金付款,但在上述案例中,A公司和B企業最終達成的信用賬期短于破產前的信用賬期,故出口企業在實際談判中也可嘗試爭取更優的交易條件。“關鍵供應商”在破產期間繼續向債務人供貨產生的應收賬款,可以按照約定的交易條件在破產重組期間獲得清償。而且,如果債務人重組失敗進入破產清算程序,該部分債權作為“無擔保優先債權”,較“其他無擔保債權”可獲得優先清償。
3.核查確認“關鍵供應商”身份。在重組企業承諾并同意其成為“關鍵供應商”時,建議出口企業應要求重組企業提供法院的審批文件并予以仔細核對,確保自己在法院裁定的“關鍵供應商”名單之內。同時,在協商后續供貨交易條件時,應一并明確破產前債權的清償方式,該清償方式需要聯系破產法院或破產管理人予以核實。
信息來源: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