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DP結算方式是否可以高枕無憂?
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外需持續走弱導致海外買家的付款能力和意愿也在減弱,疊加近期多國政局不穩、經濟下行,出口企業貿易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在此背景下,相對安全的DP結算方式也可能面臨失控。
家具企業遭遇拒收危機
廣東省中山市一家生產家具的小微企業T與沙特買家簽署了金額為44萬美元的貿易合同,約定支付方式為“30%預付款+70%尾款出貨前付清”。
T企業在收到買家支付的預付款后按時完成貨物生產,然而發貨前,買家卻以資金周轉不靈為由讓T企業先發貨,并承諾剩余款項見提單副本付款。
T企業嘗試與買家溝通但無果,雙方僵持了一段時間后,考慮產品是半定制化,且T企業與該買家已有數年合作歷史,買家以往付款情況也良好,最終T企業在未收尾款情況下向該買家出運了該批貨物。
然而,遭遇紅海危機,這批貨物實際到港日期比預期慢了很多。貨物到港后,T企業多次通過郵件、電話催促,但買家一直沒有按期付款,T企業面臨錢貨兩空的危險境地,最終向中國信保通報可損。
中國信保出手調查顯真相
接到報案后,中國信保立即委托沙特當地渠道介入調查。在實地走訪勘察中,買家表示該批家具系用于當地的政府工程,由于T企業沒有按期發貨,導致買家面臨相應的罰金,因此才拖欠貨款。
經中國信保多次溝通,買家才承諾在收貨后60天內分批支付貨款。面對買家的還款承諾,結合實地勘察及資信報告,中國信保分析買家主要是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且短期內難以改善,如果放貨,后期收回貨款的風險較大,但是由于產品為半定制化,轉賣難度同樣非常大。
因T企業投保的小微企業信保易產品單一買方賠付金額上限為15萬美元,即使獲得賠付,T企業依然損失慘重。綜合考慮后,中國信保建議T企業積極尋求轉賣途徑以減輕損失,最終在海外渠道和T企業的共同努力下,該批貨物通過打折轉賣給第三國買家實現了最大化減損。
案件啟示
1.提前規劃,應對海運波動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額持續增長,家具是大件產品,出口主要經海運,而海運價格易受國際局勢影響擾動,如紅海危機、船司調整運價等因素都會導致海運費用升漲。而為了保證時效和服務質量,建議出口企業提前規劃,做好發貨和補貨計劃,提前和物流商預約好船期和艙位,預留更多的運輸時間,以應對可能的運價波動和運輸延誤。
2.嚴格風控,謹防DP風險
從本案可以看出,雖然企業采用了DP這種相對安全的結算方式,但是未對買家的經營情況作動態了解,在買家初次口頭提出修改合同支付方式時,風險苗頭已初顯,但出口企業甚至未要求買家書面明確新的付款方式即盲目發貨。
實際貿易操作中,很多中小微企業普遍采用貼牌的方式向海外買家出口半定制化或定制化的產品,一旦出現買家拒收情況,受限于商標侵權、不同國家轉退運管理規定不一致等多重因素,貨物處理的難度通常會較大。
建議出口企業要動態關注買家信用風險,如買家臨時調整合同條款,要提高警惕,這很可能是風險信號。同時,應及時與買家溝通明確新的支付條款,保留書面證據,以免后續無法依據合同約定向買家主張相應的權利。
3.及時通報風險,尋求專業支持
中國信保是出口企業的堅實后盾,在出口過程中遇到拒收風險時應及時通報,以便中國信保的專業追償渠道盡早介入,為出口企業提供專業的貨物處理建議,幫助出口企業及時止損減損。
在全球經濟環境充滿變數的今天,出口企業唯有不斷提升風險意識、加強內部管理、靈活應對市場變化,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信息來源: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