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業應如何防范應對拒收風險
國際貿易中,在海外買方拒收貨物后,部分出口企業的處理不及時、不合理,結果不僅承擔了高昂的滯港費用,甚至會出現錢貨兩空的情況。目前,國際經貿形勢嚴峻,拒收風險持續上升,本文梳理了防范和應對拒收風險的措施和建議,希望對出口企業更好應對風險有所幫助。
一、拒收風險的成因
買方拒收貨物的原因比較復雜,主要受宏觀環境變化、市場價格波動以及買方自身經營等幾方面因素影響,如:
1.買方所在國家或地區政策調整或者外匯儲備不足,導致買方無法對進口貨物進行清關。
2.買方所在國家或地區匯率波動,本幣兌美元大幅貶值,買方需要用比之前預計更多的本幣兌換等值美元。
3.出口商品需求急速下降,價格下跌較快,導致貨物到港后售賣利潤縮水,甚至銷售不暢。
4.買方由于自身經營或財務狀況不佳,沒有足夠現金流,付款能力下降,導致無法正常支付貨款提貨。
5.買方惡意以質量、遲出運等問題為借口不提貨,迫使出口企業降價;或惡意利用當地海關政策,故意拖延提貨至海關罰沒拍賣時限,再以低價競拍取得貨物。
二、拒收風險產生的損失
1.各類滯港費用,如滯港費、滯箱費、堆存費等。
2.轉賣貨物可能產生的折價損失及轉運費用。
3.退運產生的相關運費、倉儲、進口清關費用及后續轉賣損失。
4.滯留貨物被當地海關罰沒、銷毀及由此產生的相關費用等。
三、拒收風險的應對措施
拒收事件發生后,會產生各類高昂費用,出口企業千萬不能心存僥幸,置之不理。應第一時間聯系貨代控制貨權,以快速減損為首要任務,避免“拖而不決”,并留存相關證據材料。處置貨物要綜合考慮貨物基本情況、進口國市場環境及其法律制度,通過比較各種處置方案可能面臨的風險和損失金額,選擇最佳減損方案。
1.申請減免
出口企業可以嘗試與港口或承運人商洽,為貨物申請更多的免費天數,以減少貨物滯港后的費用,降低后續貨物處理成本,從而爭取更多的貨物處理時間。同時也可一并請買方及貨代協助,與買方所在國海關取得聯系并申請延期拍賣。
2.協商溝通
出口企業應積極與買方溝通,了解拒收原因,判斷買方付款意愿及付款能力。對于定制貨物,因可能涉及買方外觀設計、商標權等問題導致難以轉賣,所以與買方溝通提貨是最佳選擇。溝通過程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是可以聘請熟悉國際商法和當地法律的律師,爭取在溝通過程中掌握主動;二是如買方有提貨意愿,盡可能爭取使買方在支付全款或一定比例的貨款后提貨;三是務必對于溝通后達成的新條件如應付款金額、具體付款日期、費用分攤比例等事宜做好書面確認;四是如買方明確無意提貨,要及時與其溝通確認出具不反對聲明書或正式的拒絕收貨通知書等材料,為后續轉賣或退運創造條件。
3.積極轉賣
如確認買方不會提貨,出口企業應及時尋找有意向購買貨物的新買方。在尋求轉賣時要注意當地海關政策,部分國家要求退運和轉賣必須由原買方出具不反對聲明書,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土耳其、孟加拉國以及南美洲大部分國家。此外,在轉賣時,應評估新買家的資信情況,與新買家按照正常業務流程簽訂合同,明確轉賣相關費用承擔方,保留相關單據及書面溝通記錄,避免“出了狼窩,又入虎穴”,產生二次損失。
4.組織退運
對于是否組織貨物退運,出口企業需要考慮以下因素:一是該貨物能否繼續銷售并且收回成本;二是能否及時高效地運回國內。最好在退運之前就聯系確認好國內的銷路,避免退運后無法實現二次銷售。
5.申請棄貨
如果以上途徑皆不可行,那么出口企業就只能選擇棄貨。要第一時間與承運人國外代理確認當地棄貨操作方法和流程,進行規范操作。
四、防范拒收風險的建議
拒收風險一旦發生,產生損失是大概率的,因此需要事先做好風險管理、防范風險發生,“治未病”才是王道。
1.關注市場動態
一是及時了解買方所在國政策調整,可通過我駐外使館經商處、目的國海外網站、貨代等多種渠道了解當地海關政策,掌握進口清關方式,提前知悉貨物處理流程。二是關注買方所在國匯率,在出現大幅波動時謹慎開展交易。三是了解出口產品在當地及周邊市場的價格走勢及銷售情況,避免在買方違約后陷入被動。
2.關注買方風險
與買方保持聯系,密切關注買方動態。一是盡可能充分了解買方。可以通過向中國信保資信公司申請資信報告,或者使用“信步天下”APP,了解買方的基本情況,通過“收藏買方”功能及時獲取買方動態風險信息。二是把握貨物出運的重要節點,與買方保持密切溝通。如在貨物裝船、到港、應付款日等關鍵節點,及時與買方聯絡,確認收貨意愿和付款安排。如果買方出現失聯、提出明顯不合理的折價收貨方案或明確表示無法接收貨物等拒收風險發生的信號,要第一時間準備進行處置。
3.提升違約成本
對于拒收風險高發的中東、南亞、南美等地區的新合作買方,建議出口企業盡量選擇更為安全的支付方式(如提高預付款比例),增加買方的違約成本。
4.履行合同義務
買賣雙方應簽訂嚴謹規范的商務合同,出口企業需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包括出口商品的標準、質量、交貨期等。如果出口企業因履約有瑕疵而引起貿易糾紛,將極易引發拒收風險。建議出口企業加強合同履約質量,并留存相關溝通協商記錄和履約憑證。
5.及時通報風險
出口企業如果遭遇海外買方拒收風險,請及時與中國信保聯系,以便中國信保的專業追償渠道盡早介入,提供專業的貨物處理意見和建議。需要特別提示兩點:一是應按照保險條款規定及時向中國信保通報風險;二是應采取適當措施盡可能地減少損失(如及時制定貨物處理方案),并征求中國信保的意見。
信息來源:中國信保廈門分公司